《普通G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(2017年版)》要求學生應該了
解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及概念,能描述典型人工智能算法的實現過程,通過搭建簡單的人工智能應用模塊,親歷設計與實現簡單智能系統的基本過程與方法,增強利用智能技術服務人類發展的責任感。具體而言,需要掌握如下內容:
描述人工智能的概念與基本特征;知道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、典型應用與趨勢。
通過剖析具體案例,了解人工智能的核心算法(如啟發式搜索、決策樹等),熟悉智能技術應用的基本過程和實現原理。
知道特定L域(如機器學習)人工智能應用系統的開發工具和開發平臺,通過具體案例了解這些工具的特點、應用模式及局限性。
利用開源人工智能應用框架,搭建簡單的人工智能應用模塊,并能根據實際需要配置適當的環境、參數及自然交互方式等。
通過智能系統的應用體驗,了解社會智能化所面臨的倫理及安全挑戰,知道信息系統安全的基本方法和措施,增強安全防護意識和責任感。
辯證認識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巨大價值和潛在威脅,自覺維護和遵守人工智能社會化應用的規范與法規。
《普通G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(2017年版)》發布后,教材局批準出版了五套《人工智能初步》統編教材,分別是科教版、人教版、浙教版、粵教版和滬教版。這五套教材對人工智能內涵、算法模型、應用和倫理道德等內容進行了描述。
A14K12 將 K12 四個年齡層次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分為智能感知、表示和 推理、 機器學習、 自然交互和社會影響五個方面, 即教育學生了解計算機通過傳感器感知環境的能力、 計算機通過對環境建模和表示方法進行推理的能力、 計算 機從數據中進行學習的能力、 計算機與人類自身自然交互能力、智能算法對社會 發展正面和負面的影響等內容。
資料獲取 | |
智能教育機器人功能介紹 |
|
新聞資訊 | |
== 資訊 == | |
» AI應用:巨頭逐鹿,加速繁榮-輕量版De | |
» 從柔性傳感到人形機器人觸覺革命,2030 | |
» 人形機器人產業梳理之二:爆發元年,空間無 | |
» 2025 Agent元年,AI從L2向L | |
» 2025上海AI人工智能企業TOP150 | |
» 通用具身服務機器人生態的5個泛化性 | |
» DeepSeek應用場景梳理-理論+實踐 | |
» 2025北京AI人工智能企業TOP150 | |
» 智能服務機器人的足式移動方案的優勢和適用 | |
» 智能服務機器人的輪式移動方案的優勢和適用 | |
» 多技術棧驅動的具身智能:移動+操作+交互 | |
» 選擇合適的機器人形態:3自由度、300自 | |
» 通用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多元形態:專用+類人 | |
» 服務機器人商業模式變革:產品矩陣助力全棧 | |
» DeepSeek等大模型工具使用手冊-實 | |
== 機器人推薦 == | |
![]() 服務機器人(迎賓、講解、導診...) |
|
![]() 智能消毒機器人 |
|
![]() 機器人底盤 |
![]() |